端午节的传统传说故事_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对于端午节的传统传说故事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传说有哪些

2.有关端午节历史故事

3.端午节有什么小故事?

4.端午节的小故事是什么?

端午节的传统传说故事_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传说有哪些

       端午节来历和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礼仪和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

       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

       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

       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

       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

       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

       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

       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

       节日戴以入。

       ”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

       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

       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

       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

       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

       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

       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

       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挂草药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

       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

       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也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

       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躲端午

       是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

       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

       《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

       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

       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

       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

       反之则吉。

       此种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

       雨则鬼曝药,人多病。

       此闽中谚语。

       ”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

       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元·吴廷晖:《龙舟夺标》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

       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有关端午节历史故事

       1、据传说,陆河端午节的起源是纪念“走黄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当时陆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于受到官府的欺骗宣传,认为黄巢和起义军是魔鬼,以讹传讹,大家非常害怕他们。在黄巢起义期间的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大家听说黄巢的军队马上要打过来,忙于逃命。逃难的路上,一位妇女背着一年纪较大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年纪较小的男孩,恰好遇见了黄巢,但并不知晓他的身份。黄巢看见这位妇女的行为不对劲就问她:“你为什么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这位妇女直率地回答说:“背的是我的侄儿,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黄巢追来,我就放弃自己的小孩,背着侄儿快速逃走。侄儿已亡父,若被杀,他家就断根绝后了。儿子若被杀,我还年轻可再生。

       2、山西著名民俗学家聂元龙说:“汉代末期,山西寒食节的风俗异军突起,影响广远。民间百姓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举行禁火寒食,以芦苇叶包裹黍米煮熟,于寒食期间食用。虽然介子推的端午节起源说更多让位于寒食节起源说,但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相同的是,由于粽子是即可用来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间把粽子作为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很多地方民众依然在寒食节吃粽子,这与端午节吃粽子习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风俗。

       3、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端午节有什么小故事?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 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棕子的风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端午节的小故事是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此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传说端午节起源于人们祭祀屈原。但你知道其他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吗?

端午节故事一: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躲避灭口之祸只身逃到吴国。后和孙武为吴国共事,差点灭掉楚国,并将楚平王的遗体挖出来鞭尸。吴王阖闾身后,吴王夫差登基。在吴越争霸之中,吴军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提议“鸡犬不留”,但夫差赞成媾和。随后越国收买奸臣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谗言,赐他死罪。  

       临死前伍子胥和人说,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国都东门上,他将亲眼看着越军灭吴。夫差震怒,将伍子胥的尸身装在革袋中,在五月初五这天投入大江。后人眷念伍子胥,因而开始泛舟投粽。

端午节故事二:纪念越王勾践

       勾践是越王允常之子。他在吴越争霸中战败之后,卧薪尝胆十年之久,在范蠡辅佐下重整兵力,最终击败吴国。  

       在复国运动中,越人为了掩人耳目做了许多伶俐的安排,其中一件就是以划龙舟来操演水军。吴国军队看到越人整日划龙舟,还以为他们醉心生活享乐,不再怀有复国斗志。其实,越人这样做正是勾践的精心安排,不让吴国觉察越国练兵的念头。《越绝书》中对此有所记载。  

       据传因为勾践练兵采用的龙舟法帮助越人实现复国,后人就在端午这天专门设立龙舟赛活动,用来纪念勾践的胆色和才智。

端午节故事三: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即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为了寻找父亲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她在五月二十二日这天也投江自尽。五日后,人们发现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众人惊诧不已。此事一时传为神话,县府知事度尚为之立碑,又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从此,曹娥生前所住之镇即更名曹娥镇,殉父之江改名为曹娥江,人们自发捐资建庙慰其孝心。此后端午节也成为了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故事四:纪念屈原

       公元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始终难以割舍自己的祖国,终于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石自沉汨罗江。

       百姓听闻后,组织人手划船救援打捞,最终还是未能找到屈原的遗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河上划船寻找屈原遗体,逐渐发展成了龙舟竞渡。

       百姓们又害怕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于是回家取米团掷于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其实,不论端午节的源头是什么,端午节所纪念的对象是谁。这个节日都在歌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种端午精神,都值得国人称颂。小伙伴们,你们还了解其他的端午节小故事吗?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小故事:纪念屈原故事、纪念伍子胥故事、孝女曹娥故事、介子推故事、廉吏陈临故事、越王勾践故事、恶日禁忌故事、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故事、故事夏至故事等,我认为在众多端午节小故事中值得一提有6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的小故事之一:介子推?

       介子推曾经作为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子追随重耳四处流亡。重耳断粮数日,再不吃东西就会死人。这时候介子推竟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了肉汤送给重耳吃。介子推心中怨恨,于是写了一首《龙蛇之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怨。

       然后,介子推带着母亲离开了朝堂,回到了故乡。有人把介子推的歌谣告诉晋文公,晋文公遗憾不已,连忙派人去寻找介子推。打听到介子推住在山中,就到山中寻找。可介子推就是不肯露面。晋文公也是阎王脾气,竟然下令放火烧山,认为介子推为了活命,必然出山。没想到介子推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烧死了。

       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纪念,表达自己的悔恨,晋文公下令,以后五月初五那一天,都不许生火做饭——大家提前几天做好了粽子之类的冷食——以纪念介子推。?后来,其他国家了解到介子推的故事,也很是感动,推广开来。中原大地,长江流域,都在五月初五纪念介子推。

?端午节的小故事之二:屈原?

       传说屈原死之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到后来,人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把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端午节的小故事之三:曹娥传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故事,是为纪念东汉 (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此后,曹娥所住的村镇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也改名为曹娥江,朝廷还建立了庙宇慰其孝心,人们都尊称曹娥为“孝女娘娘”。为了纪念曹娥的大孝,后人便在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的那天,举行祭祀仪式纪念曹娥,而五月初五端午节也被称为孝亲节。

?端午节的小故事之四:伍子胥?

而端午节的另一种小故事是与伍子胥有关。

       

       伍子胥是楚国人,弃暗投明,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把越国打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相信谗言赐子胥宝剑自刎。子胥本为忠良,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把子胥之尸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吴国百姓感念伍子胥的爱国忠烈,此后每年的端午节纪念子胥公。

?端午节的小故事之五:纪念神龙?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条又小又脏的水沟。有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一条小蛇。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水沟。谁知,那九片鳞突然脱落,小蛇长身而舞,化为条小龙。原来,它是条上天神龙,因触犯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才变成了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阳气,这锁才能打开。”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  

       小龙为感谢渔人,在水沟中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大河(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五谷丰登。为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天,定为端午节,用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端午节的小故事之六:越王勾践?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传说勾践操练水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投降,在吴国过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卧薪尝胆,重用范蠡、文种,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终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这就是端午节的来源传说。

       不管到底起源于哪种说法、抑或多种说法的结合,端午节都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是个美好的节日,人们在这既丰富多彩、又并不浓烈的民俗节日气氛中,能够感悟文化的滋养,领悟生活的真谛。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端午节的传统传说故事”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